编者按:今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为学习、宣传和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回顾总结昆明市地方人大常委会自设立以来的成就、经验和做法,昆明市委宣传部、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与昆明日报社联合开展了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征文活动。经过前期面向社会的公开征文、初评和复评,目前,46篇作品已从来自社会各界的119篇投稿征文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单位及个人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二十多年前,我在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一家小企业当厂长,一天下班后我正在家吃饭,单位一个少数民族女员工领着一位老人进了我的家门,并介绍道,这位老人是她的老母亲,叫我给她写一份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原来这位名叫格桑的六十多岁少数民族老人,因在当地村寨德高望重,今年被选为人大代表,还有几天时间,当地就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了,为了正确履职好党和人民赋予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真心实意为广大基层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提建议,她想在大会上提一个代表建议,但由于自己出生在旧社会,一个字都不认识,她想叫人给她代写一份建议,当老人从女儿那得知我会写文章时,立即要来我家,并请求我帮这个忙。
对于这位人大代表老人的请求和信任,我当即表示乐于效劳,并问老人这个建议议案的具体内容。老人说,她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偏远的山寨,交通不便,她们村口有一条小河,由于小河上只有一座独木桥,河水一年四季流淌,特别是夏季的洪水,给小河两岸群众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经常因过河发生群众溺水死亡事故,虽然当地群众经常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但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次她想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一份建议,尽快解决这条小河群众过桥难问题。
说实话,对于格桑老人说的村寨这座独木桥,我曾经去过一次,有些印象,对老人提出的这份建议我双手赞成,也符合民众实际,当时就可以写成。但既然给老人写人大代表建议,赢得尊重和信任,我必须要认真负责,掌握好第一手详实材料,才能使这个建议有血有肉,更有说服力,更能成功办理。我当即告诉老人,明天就陪她去她们村子,现场进行查看,再与老人一起听取当地群众对修桥的具体建议和要求,老人对我的这个建议当即竖起大拇指。
第二天我专门抽出时间坐了好几个小时的班车来到这个村寨,由于是乡村土公路,待我下车时,头上身上全是灰土,我在河边用手捧起水洗洗脸后,当即与村上的负责人交谈独木桥建设的规格及用材,并用尺子现场丈量,回来后我又请一个熟悉的建筑施工老板对费用进行了预算,当最后的建议交到老人手里时,她连说三个“扎西德勒。”
一转眼,时光到了当年的腊月,我早把这事忙忘了。一天晚上,女员工领着她的母亲又来到了我家,说年初我替她写的那份人大代表建议己经提交有关部实施了,桥梁已于上个月建成了,老百姓非常感谢她这个人大代表,但如果没有我帮她写这份详细的代表建议,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随即,老人把从家里捎来的一袋自种苹果非要我收下,说明年的代表建议还要麻烦我,实在推托不过,就将老人的这袋苹果收下了,答应明年继续给她出谋划策写建议,可不知何因第二年老人并没有来找我写人大代表建议,我也没有介意。
但第三年春节刚过,这位人大代表的格桑老人又找我来了,并说去年为啥没来,是因为当年她与好几个代表联名提了个代表建议,解决村寨群众水源污染问题。我问老人今年准备提什么建议,老人说,她心里还没底呢,要我给她提个建议,我想了想后,一拍大腿,有了。格桑老人一下喜上眉梢,什么建议?我说,应关注一下少数民族失学辍学娃娃去寺院当“小喇嘛”现象。原来,就在前几天,单位一个少数民族女员工跟我请假,说到本地某寺院找她的辍学弟弟重返学堂,她的弟弟因厌学瞒着家人私自跑到某寺院当“小喇嘛”,而且这种现象还不少。老人一听当即来了兴趣,说这个代表建议好,这种现象她私下里也听说一些,咋就没有想到呢,还夸我是个有心人。我当即跟格桑老人代表谋划,要想写好这个代表建议,跟上次的那个独木桥建议一样,必须深入到各寺院做调查研究,一方面掌握确切的失学辍学儿童“小喇嘛”人员数量和结构,另一方面搞清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原因才导致这些娃娃们不去学堂去庙堂。
鉴于老人年龄偏大,交通也不是太方便,而且有不少寺院在山头,我借用朋友一辆北京吉普车,趁着周未两天时间,带着老人跑了大小十几个寺院,掌握了一手材料,同时,为使这份人大代表建议更有影响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书写前,我建议格桑代表再联系其他几个代表联名提这份建议,老人当即答应。
由于这份建议是关注下一代少数民族儿童的学习和未来,当即受到当地教育、宗教、扶贫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不到半年,就有近百个失学辍学少数民族“小喇嘛”告别寺院重返学堂。因我平时爱好新闻写作,新闻敏感性强,当我从有关部门得知这些消息后,当即写了一篇新闻稿《一份人大代表建议,使近百名失学“小喇嘛”重返学堂》,此稿先后被中央、省、地几十家报刊采用,并获得当年某中央级媒体新闻比赛一等奖……
格桑老人当人大代表五年,我先后给她写了三份代表建议,由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次她从乡下来城里的女儿家或来开会,都要抽时间来看我,顺便捎带一些自家的土特产,每次我都坚持不要,但耐不住老人的好心劝说和央求。
人大代表工作,光荣而又神圣。我虽然不是人大代表,今生也没有被当选过人大代表,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感到由衷的敬仰。回忆二十多年前我为目不识丁的少数民族人大代表格桑老人写建议并出谋划策,那份尊重、责任和信任,永记我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