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
代表风采 | 梁昌友:聚焦群众关切 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7-19 16:01

非常感谢社区领导体恤我们这些老年人,这个平台太好太方便了””社区延时服务加上平台使用让我们省心省力了不少,真真是做到为老百姓服务啊!”“谢谢社区对我们独居老人的关心,人老了不嫌我们麻烦,还经常打电话操心我们”......在听到辖区居民如此致谢,梁昌友同志拉紧居民的手说:“我不止是社区书记主任,我还是一名人大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只要是为了辖区居民的事我都理应操心,再困难的事我都会竭尽全力去做"。

倾听群众呼声

被誉为中国光学工业的“摇篮”和“故乡”,素有“光学城”的中国第一个光学仪器厂原国营云南光学仪器厂,在国家国有企业社会化职能管理移交工作进程中,完成了促进海口城市化建设的大事——海口街道云光社区的成立。云光社区管辖面积1.15平方公里,总人口10157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9053人(第七次人普数据),暂住人口1104人。涉及云光发展公司6个小区退休人员共计4273人,其中常驻社区2547人,其他居住地居住退休人员1726人,云光社区退休党员927人,退休人员达到辖区总人口数的56%,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严重的城市社区。

梁昌友代表在接访群众和调研时了解到一些老龄人和居住外地的居民抱怨:“我住昆明城区来认证一次往返车票费二三十元,这也许对你们来说不算什么,但这是我几天的生活开支!”远住外省的王奶奶也表示:“我总不能因为这一两百补贴买机票火车票往返吧!”……这些诉求引发了他的深思,因辖区老年人居多,人户分离现象严重,认证工作开展压力较大,如若按照认证要求难免造成工作滞后且给辖区老年人带来诸多不便。那么,如何寻找一个既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又能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服务方式呢?这个问题让梁昌友代表开始愁容满面。

破解治理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方探索学习,他脑子里出现了三个字——智能化!随即,他及时抓住契机,在海口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下,与云南能投公司合作搭建了“智慧云光”平台。数次研讨方案、全面摸底调查、专人专职负责、功能按需设置直到平台初试成功,一个结合党务、政务、服务一体,以“互联网+手机+治理”为平台的“智慧云光”脱颖而出,创新推出了“云党建、云网格、云关怀、云认证、云防疫、云办公、云物业”等七项特色服务,构筑起了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体系的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新模式。实现了党员教育三会一课“不奔波”、认证工作“零跑腿”“红色物业”解民需、网格设置搭末梢、门磁安装强关怀、基础办公体实效等智能化功能。

梁昌友代表表示:云光社区将进一步拓展发挥“智慧云光”平台功效,依托“6+N”云功能,为辖区群众提供党务、政务、民生、教育、医疗、健康及养老互助等多种便捷服务,助力和促进社区进行体制创新和实践探索,从传统模式向智慧社区转变,打通群众办事的最后一米,切实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社区,难事妥善解决,便捷服务零距离”,切实把矛盾风险防控在市域、化解在市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赓续初心使命

“为民做好事、办善事,尤其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是社区的工作宗旨,是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不二门’”梁昌友多次对社区班子成员强调。在投身社区基层治理后,他并不觉得自己会带领团队能做多好,但是他一直在学习探索,不断武装头脑,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加强团队精神建设,将社区工作人员拧成一根拉不断的紧绳,栓到社区治理与服务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一名社区干部、人大代表,他发扬了“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每事问”的学习谦态以及“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历经两载的磨砺与沉淀,从一桩桩“暖心送水”“入户关爱”等民生问候,到一件件扶梯建设、议事亭改造等基础设施完善,再到一帧帧亲身防疫、抗疫的辛劳背影,他始终将出发点立足于保障辖区群众的人身安全与人居环境上,从而使社区各项工作得到上级肯定,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供稿:西山区海口街道人大工委

作者:祁继国

网络、技术支持电话0871-65317820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9号 网站地图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市人大备案号:滇ICP备11006549号-1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市级行政中心9号楼 电话:0871-63131412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