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噪音扰民”到“静音宜居”,一场跨越两年的民生攻坚背后,是人大代表“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的生动实践。呈贡区人大代表陈晋元以“数据+联动+监督”的治理模式,推动昆玉高速锦绣立交段噪音问题彻底解决,用实干书写“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答卷。
民声如令:噪音困局下的人大代表“出诊”
锦绣大街立交桥建设工程施工期间,昆玉路沿线绿化隔音屏障被拆除,原本阻隔车流噪音的“绿色屏障”消失殆尽。工程竣工后,居民楼窗外的高速路如同永不闭合的“噪音喇叭”,夜间货车轰鸣声常突破70分贝,老人辗转难眠、孩子写作业需戴降噪耳机、上班族清晨被引擎声“唤醒”成为沿线住户的生活常态。陈晋元在日常的走访和接待选民群众时,敏锐捕捉到高速噪音长期困扰沿线居民,“开窗像住马路边,关窗仍听嗡嗡响”的无奈,已经成为七步场社区居民心头的民生痛点。
精准破题:数据与民意的“双重听诊”
为找准噪音根源,陈晋元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调研方式。线上,依托社区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发起问卷调查,广泛收集居民反馈;线下,联合社区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实地走访住户,倾听群众心声。同时,他积极协调区级有关部门,对昆玉高速锦绣立交段噪音情况进行昼夜分时段监测。通过多管齐下,最终形成的一份带温度的数据报告,不仅精准定位了隔音屏障缺失、夜间车流量激增等核心问题,还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了“靶向治疗”依据。
联动攻坚:跨部门协同的“解题密码”
陈晋元及时将问题反映至街道办事处及有关职能部门,并建议采取“责任清单+时间表”的工作模式,综合运用装设隔音屏、栽植行道树等方式,切实降低昆玉高速对七步场社区部分居民的噪声干扰。2024年2月,陈晋元在呈贡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再次发声,以人大代表建议推动督促相关单位加快治理进度。
全程监督:从“工程落地” 到“成效达标”
项目实施过程中,陈晋元邀请居民代表对施工方案、材料质量、施工进度等进行全方位监督。针对居民担忧的隔音屏缝隙漏音等问题,他组织专家现场答疑,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通过全过程管控,确保降噪效果达标。
幸福回响:分贝归零后的民心“点赞”
项目竣工后,经第三方检测机构监测数据显示,夜间噪音成功降至国家标准以下。社区居民为表达感激之情,向陈晋元赠送“为民服务办实事,心系群众解民忧”锦旗。
供稿:呈贡区人大常委会
作者:普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