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色课堂到田间地头,从调解现场到项目一线,禄劝县翠华镇人大代表以红色精神为引领,创新构建“勤学铸魂、红旅兴村、调解润心、民情通达、监督护航”的“五色赋能”工作体系,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履职实效,在乡村振兴、矛盾化解、民生服务中书写着人大代表担当。
红色铸魂:保持本色强根基,锻造履职“先锋队”。
以理论学习为“红色引擎”,构建“专题培训+实践课堂”双轮驱动机制。系统研习党的创新理论,让理论知识在基层实践中转化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今年以来,开展专题研讨6场,赴红色遗址开展沉浸式教学3次。建立“田间问需”机制,走访群众8000余人次,在春耕现场、村头板凳会中收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意见建议,形成代表建议30余条。
金色赋能:红旅融合促振兴,激活乡村“新引擎”。
开展专题调研,深挖普渡河峡谷、地热资源、民俗文化融合红色遗址,创新“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农业”发展路径。推动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研学基地建设,串联形成“重走长征路—峡谷观光”乡村旅游环线,带动群众增收,让红色精神成为产业振兴的“金色动能”。
蓝色调解:日常走访化纠纷,织密和谐“防护网”。
化身“流动调解员”,通过日常走访、选民接待日排查隐患,运用“拉家常+政策讲析+红色典故引导+少数民族双语调解”模式。今年以来,成功调解邻里纠纷、土地承包等案件54起,绘就基层治理的“蓝色平安线”。
青色问需:铁脚丈量民情路,架起民生“连心桥”。
践行“青色足迹”走访机制,开展“进百家门”行动,人大代表们分别进驻选区代表联络站,在田间地头召开“板凳议事会”40余场。聚焦群众关切的饮水安全、道路硬化、产业发展等问题,形成意见建议20余条,推动解决道路硬化、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等民生实事8件。健全闭环管理机制,通过现场督办、进度公示等方式,确保建议全部落地,让人大代表的“青石板脚印”成为民生改善的“实景图”。
银色监督:清风履职守初心,擦亮为民“明镜台”。
以“银色廉洁”为底线,推行“阳光履职”工程。定期开展“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活动,积极接受群众现场“亮剑”评价。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使用、惠农政策落实等开展专项监督,现场提出整改建议。建立“履职负面清单”,将纪律规矩融入履职日常,以清正作风树牢“人民代表为人民”的银色标杆。
来源:禄劝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张 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