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嵩明县杨桥街道人大代表工作站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阵地建设、闭环机制、调研联动和代表履职等举措,实现民意传递与民生改善的双向奔赴。
阵地建设:小空间释放大效能
扎根于社区活动中心,构建起联通12个社区107个村组的民意收集网络,通过便民化布局、规范化赋能和网格化下沉,构建“1+3+9”服务体系(1个工作站、3个联络室、9个活动室),服务半径压缩至一公里内。今年以来,代表们将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认领网格收集民情建议142条,办结率93%,实现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闭环机制:实事项目彰显民主实效
推行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形成“会场决策—现场督办—次年报账”的闭环机制。2022年以来,票决出的30余件民生实事涵盖了道路改造、居家养老、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方面,促使建议从纸上落到地上。
调研联动:跨区域协同破解治理难题
2022年以来,通过向外借智和向内深耕双轮驱动,与街道联动解决交界社区交通问题;促成牲畜交易管理模式升级,年交易额增长21%;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20余次,解决灌溉纠纷46件,助力社区葡萄园增产15%。
代表履职:扎根基层服务民生
31名驻站代表扎根基层,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他们是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矛盾调解员……他们的履职足迹覆盖了107个村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中彰显生命力。正如人大代表李辉所言:“当建议栏里的‘道路硬化’变成家门口的水泥路,群众才真正触摸到民主的体温。”
来源:嵩明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孙田 张吉